痛惜,又一颗巨星陨落。
据特拉华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系统实验室官网消息: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美国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高光荣已与世长辞,享年 76 岁。
高光荣是中国第一位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学位的学者,毕生致力于数据流架构领域研究,是该领域的奠基者与开拓者。
2007 年,高光荣教授当选 ACM Fellow 和 IEEE Fellow。
2013 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海外杰出贡献奖”。
2017 年,IEEE 计算机学会在第 50 届 MICRO 会议(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顶级会议)上,将 2017 年度“罗摩克里希纳・劳奖”颁发给高光荣教授,以表彰其在“指令级并行和数据级并行编译技术以及微架构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
这个奖项由 IEEE 计算机学会进行严格评选,且每年只有一位获奖者。
高光荣也成为全球第七位、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高教授与世长辞的消息,也引起了学界的一阵哀痛。
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在微博上发表了对高教授的悼念:
超级计算机“富岳”项目负责人松冈聪对高教授的离去表示深深的惋惜:
华中科技大学也发来唁电,深切缅怀高教授:
高光荣教授生于 1945 年。
1968 年,他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本科毕业。
1980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期间出国学习,并与 1982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86 年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高光荣也成为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位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的大陆公派留学生。
1987 年开始,高教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任教,并升任终身教授。
现任美国特拉华大学 (University of Delawar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拉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并行系统实验室的创始人及主导人。
兼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兼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海外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及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高教授此前培养 30 余位博士毕业生,指导博士后 25 余位,为学界和工业界都输送了大量顶尖人才。
其中美团创始人王兴,就是高光荣的学生之一。
2005 年,王兴获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读高光荣的博士,没读完就回国创业。
与此同时,高光荣教授还多次担任计算机领域知名国际会议委员会主席和国际著名期刊编委。
他是 PACT——ACM/IEEE 并行架构和编译技术国际会议的创始成员之一,曾担任 PACT 1994 的委员会主席。目前,该会议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内的顶级会议。
2000 年,高教授参与了 CASES 嵌入式系统国际会议的创立,该会议目前已成为嵌入式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会议。
此外,高光荣教授还是 IEEE/CS Dataflow STC 的创始人和主席。并主持了 Dataflow STC 参与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SISA 研讨会。
高教授在高性能计算、数据流模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编译器技术和运行时系统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共发表论文 300 余篇,谷歌学术 h 指数达 58。
其研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对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创立和发展。
高教授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数据流思想是对冯・诺依曼结构的一个突破。
单核模式的冯・诺依曼结构就像“单兵作战”,但是在处理问题复杂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像“编队作战”的多核模式更加实用。
但是如何有效管理、实现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数据流体系结构了。
高光荣教授表示,数据流体系结构简单、容易理解,但也非常强大。
并且,高教授认为数据流概念结构和人工智能有着几乎天然的关系:
“就像人脑一样,计算机数据流的思想强调并行、不规则计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数据流思想或将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带来长足的支持。”
事实上,高教授在学术之余,也一直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
其中,IBM Cyclops64 超级计算机系统就是应用了高教授的数据流研发成果。
中科睿芯创始人范东睿在美国访学期间受到高教授数据流思想的熏陶,回国潜心十余年后创业成功,并在多个产品中应用了高通量流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