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分析师团队近来推出《70 Technology Trends that Will-and Will Not-Shape 2022 》报告,基于全球开始从新冠疫情的阴影中走出的背景,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新兴应用的落地速度等维度,对包含物联网在内的科技圈将要发生的35件事情和不会发生的35件事情做出预测。
预测内容涉及:
5G核心网与边缘网络;5G设备;5G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5G市场情况;物联网定位技术;WiFi、蓝牙和无线连接;物联网网络及服务;物联网硬件和设备;物联网市场;分布式计算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据安全;AR与VR;元宇宙市场和技术;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汽车;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工业机器人;工业和制造业共20大板块。
以下为报告翻译展示:
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公有云和5G核心网络等方面的发展呈现了一个趋势,产品架构正从集成设计逐步演变为模块化设计。也就是说,关键行业的模块化性质的改变也将带来产业链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还将导致差异化程度降低,因为大量非集成供应商开始与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集成供应商产生竞争。未来,行业整合不一定带来竞争优势,赢家将是那些在集成架构和基于软件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的供应商。
移动运营商正借助公有云来寻找消费市场以外的增长机会,因此未来通信系统提供商与公有云服务厂商将产生更加紧密的合作。ABI Research 预计,2022年将会有相关的合作会宣布,而且这两类企业的合作也将成为 5G 应用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公有云在未来通信服务领域中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还有待观察。同时,相关投资或许要到未来几年才能得到回报。
我们也正在见证核心网领域的结构性转变。当前,通信系统提供商的战略⾼地是核心网络,尤其是5G下⼀代核⼼网 (NGC),因为它承诺提供企业级网络解决方案。去年,微软宣布收购AT&T电信级的网络云计算平台技术,同时微软也承担起运维AT&T 5G网络的责任。而Verizon则选择性地使用其公有云,且部署自己的云基础设施来承载其5G核心网络。今年,核心网络公有云并不能起飞”,相比之下,后者的战略更为谨慎,而前者更加着眼于未来。
但是,通信系统提供商应该明白,某种程度上来说,可选性、盈利潜力和可持续能力来自于控制和集成,尤其是在核心网中。
尽管云原生主张在裸机上运行时,可提供高度敏捷及超低延迟的微服务,不过目前还不会在裸机上大规模部署云原生网络功能,只是通信服务提供商将选择向该方向演进。云原生技术(即容器和微服务)正在稳步扩张至电信生态系统,并促进混合(虚拟和物理)架构的可扩展性、弹性及超快部署和创新周期。对于那些希望在B2B及企业级5G的通信系统提供商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ABI Research 预计,2022年所有市场活动会呈现⼀些共同点;将已简单实现工业化部署的领域进行跨区域的扩展,并将消费的产品推向市场。此外,整个行业将联合起来为云原生工具和方法建立标准。
必须注意的是,此类标准不会通过尝试将这些云原生解决方案调整到大多数供应商和通信系统提供商都习惯的刚性电信框架中来降低速度和效率,而是从⼀种全新的方法开始。
如果Arm的研发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的需求,那么整个IoT行业将会放缓,因为Arm的指令集架构和微架构是移动计算市场创新的基础平台。在目前的情况下,Arm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Arm将无法利用现有能力来完成行业的期望,所以Arm需要创新。
尽管处于全球疫情席卷、贸易战打响和芯片短缺等极具挑战性的行业背景下,但是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仍然非常强劲。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确实有所下降,且目前还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但随着LG退出市场、华为因贸易战的原因逐渐“掉队”,而三星、苹果、小米、OPPO 和 Vivo 等竞争对⼿则迎头赶上。整个智能机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华为的变化尤其对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或会影响5G短期内的创新。
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自身健康意识觉醒的原因,使得可穿戴设备和无线耳机的需求显着增长,此外健身追踪器作为有效和可靠的健康和活动监测设备,其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ABI Research预计,2026年无线耳机出货量将达到10亿台以上,引领智能配件市场。
虽然5G毫米波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覆盖范围有限且成本过高的原因⼀直难以在移动设备中实际应⽤。在经历了缓慢的起步之后,移动毫米波的生态系统势头正在加速,许多国家与地区已开始投入5G毫米波,预计中国将在2022年初加入队伍。
即使有明显迹象表明,毫米波技术开始出现在更多型号的智能手机中,但2021年其出货量将不到全球销量的5%,直到2022年,其销售才有可能出现拐点。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影响了智能手机供应链上的企业,它们没有快速做出反应,且过度依赖提供制造服务和部件供应的中国市场。
这使许多企业意识到,在生产和供应链的重组中,需要改变和重新评估企业战略。许多企业加速建立中国以外的生产能力,并重新安排他们的供应商部署,实现生产多样化、减少对单一国家、制造商或技术供应商的依赖,从而缓解未来供应链风险。然而,实现生产的根本性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产能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是全球最⼤的5G消费市场,拥有超过4亿个5G终端连接量。中国已准备好加快企业级企业级5G的建设,这比消费领域拥有更大的机会。目前,5G应用已部署在20个国家不同行业,主要是制造业、能源、医疗保健、旅游业和农业。此外,在港口和采矿行业也出现了更成熟的应用。
中国5G的成功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其频谱策略,将6GHz频段完全保留给5G网络部署。考虑到中国5G的快速发展,充足的频谱资源至关重要。
Open RAN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但移动运营商开始更加关注RAN智能控制器 (RIC) 和服务管理与编排(SMO) 平台。
ABI Research预计通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和网络平台供应商将推出 RIC/SMO 平台,开始围绕它们创建开发者社区。随着ORAN 联盟完全标准化了更多接口,且相关测试/试验正在加速,预计2022年将成为RIC/SMO发展重要的⼀年。
由于工业4.0需要⽣产流程和企业工作流程实现全面数字化,因此企业也整面临着运营方式的结构性改变。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超大规模的平台供应商成为提供必要数字化平台功能的强大供应商,因为它们的本地产品更能保证客户的数据完整性和主权,同时拥有必要的平台架构专业知识,以尽可能经济的方式提供这些服务。
2021年,所有行业巨头都已将其企业产品部署到位,因此他们已准备好扩展并接管传统的电信和信息技术 (IT) 基础设施供应商业务。
由于5G网络低延迟、高可靠、大容量、高安全性及高抗干扰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且这些特点都在3GPP发布的R16标准版本有所体现,但是支持R16标准版本的设备仍未进⼊市场,或许要等到 2023 年才能迎来这一天。因此企业级5G产品进入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企业级 5G 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因为企业正在考虑其他非蜂窝技术替代⽅案。
美国政府的实体清单导致了⼀个分裂的全球市场,中国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收到限制,西方国家的供应商也被限制进⼊中国这个利润丰厚且庞⼤的5G市场。
ABI Research 预计,这些限制2022年也将继续存在,但不会进一步升级。此外,半导体短缺将持续,对中国厂商的影响最大。华为和中兴的旗舰产品预计将面临更多短缺,包括智能手机和mMIMO天线,导致它们在中国以外市场的销售放缓,仅能满足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订单需求。
但是,华为、中兴等众多中国厂商已在6G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并将在 2022年持续投入,这意味着6G知识产权可能由中国主导。如果未来中国供应商被禁止进入主要国际市场,这可能会造成复杂情况、市场扭曲甚至标准碎片化的困境。
在亚太地区,对5G企业频谱分配存在不同的做法。与中国推动6GHz频段相比,韩国已向运营商和非电信公司发布4.7GHz和28GHz频段作为5G部署的企业频谱,马来西亚可能不⽀持推动5G企业频谱,印度尼西亚迄今为⽌尚未发布任何5G企业频谱……
这些例子表明不同地区的5G部署方法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持续存在,直到推出新的政策或计划以覆盖现有政策或计划。
2022年,ABI research预计运营商将继续在新市场部署大规模MIMO。此外,为提高网络性能并降低能耗,那些已推出5G 的运营商将开始部署新一代5G mMIMO。对于mMIMO,64T64R 将主要被部署在大流量的密集城市地区,而在其余城市地区和郊区可能32T32R就能满足需求。随着5G开始向郊区扩展,由于受到中国供应商半导体短缺的影响,国内运营商将开始部署32T32R而不是64T64R。
卫星到手机通信的商业发射定于2022年发生。一些行业先驱一直在开发低轨卫星通信平台,以使移动用户能够通过卫星进行通信,无需任何额外的硬件。卫星运营商和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正在推动启动卫星和移动电话之间的直接通信。这些服务预计将在2022年制定监管协议后进入市场。3GPP R17将于2022年完成,其中就有关于卫星平台和5G基础设施集成的内容,预计这也将成为提供卫星到手机的通信服务的主要推动力。
Starlink在将1600多颗低轨卫星送入太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将给因无法获得长期在线的宽带网络的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能改善农村用户体验,但Starlink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卫星网络全面覆盖且为能移动运营商提供回程链路这一目标。
如果Starlink确实想占领全球回程链路市场,它可能需要接近42000颗卫星。
SpaceX、OneWeb低轨卫星公司正准备与地面及其他卫星宽带服务竞争。低轨卫星接收机的高昂成本(目前为500美元)可能使得无法得到大量采用。大多数潜在市场的趋势都是如此,因为新兴市场是缺乏固定宽带基础设施的关键地区。除非有来自其他低轨卫星运营商的竞争,最终促进提高规模经济并降低硬件成本,否则低轨卫星宽带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在家庭宽带市场上的应用可能很有限。
美国运营商依赖现有(低频段)和毫米波频谱来部署初始5G 服务,但两者都面临挑战。既然中频频谱在美国可用,那么所有运营商都可能会转向它,以利用C频段 mMIMO的全球规模经济和技术成熟度。此外,欧洲和中国正在针对特定的小众用例部署mmWave 5G,这意味着2022年mmWave不会成为主流技术。
ABI Research预计,2022年甚至2023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一旦C波段5G网络拥塞mmWave 5G发展可能会加速。
TinyML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将成为边缘机器学习市场上出货量最大的细分市场。ABI Research预测,到2022年,采用TinyML芯片组的设备总出货量将达到12亿台。这意味着与采用边缘机器学习芯片组的设备相比,将有更多设备采用TinyML芯片组。此外,超低功耗机器学习应用的激增意味着更多存量设备也将配备机器学习模型,用于设备上的异常检测、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
随着最近英特尔Loihi 2神经形态芯片的发布,神经形态和脉冲神经网络的研究将越来越多地涉及该行业,有助于这些网络集成到商业AI应用中。神经形态芯片也可以实现当前流行的深度神经网络。然而,从长远来看,SNN的使用将在应急响应和能源效率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跟随欧盟和中国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制定监管人工智能设计、开发和部署的法规。然而,ABI研究认为,没有哪个国家会依赖单一的监管来管理AI。相反,各国将制定指导方针、标准和法规,以监督AI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收集、存储、模型透明度、未来更新和法律责任。欧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依赖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道德治理框架、基于风险的立法框架和合规性管理AI的评估。
进一步扩大深度神经网路的规模将很快导致不可持续的环境成本,但SNN的快速普及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技术,神经形态芯片组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为主流。同时,也不会采用如神经符号模型等更先进的AI,如果供应商想要在实现能解决外推法和目标导向推理的AI应用方面取得任何重大进展,该行业最终也将不得不走到学术界迄今为止所走的道路上。
许多行业都在考虑引入AI,以便从硬件、平台和服务中获取最大价值。AR/VR的特定用途因其新兴的状态而错过了一些发展势头,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变。2022年,超过2000万活跃用户将利用AI实现增强现实。用于机器视觉的AI已经到位,但还将增加捕获数据的新功能,从而为平台提供更大的分析和洞察潜力。来自AR/VR设备和通过这些设备不断增加的数据,再加上AI和机器学习为面向工人和后端系统的预测性和自动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附加值。
此前,业界预测2022年苹果将首次发布头戴式设备,但随着供应链放缓和公司市场布局来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即使真有相关产品上市也将在更晚些时候,并且很难说能引起很大的水花。此外,苹果计划推出的首款AR/VR产品很可能是面向内容创作的专业VR耳机。
即便电子护照在芯片安全级别有较高需求,但早前因为全球各国不同程度的疫情防控策略,居民出入境机会减少,电子护照应用的需求较低,芯片短缺现象并未对电子护照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不过有新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0年急剧下降41% 以后,2022年电子护照出货量将同比恢复26%,市场将于2024年恢复至COVID-19之前的水平。
基于REST架构,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实现第三方应用程序与5G核心网络的无缝集成。这带来的好处是企业云化更加便捷,但API漏洞的存在使资产和接口管理产生新的风险。
API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因此增长,需要服务商提供证书的安全颁发及存储、支持实时监控和安全更新、以及高度自动化。这些解决方案有望简化可信应用程序的部署,尤其是API的身份认证和安全管理,以及确保每个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通信,以此推动企业客户安全使用5G。
除了2017、2018年是区块链的炒作高峰,近年来关于NFT(非同质化代币)的应用使区块链受到新的关注。尤其在音乐、艺术、互联网文化等领域,NFT广泛被应用,甚至有观点称NFT将进入以企业为中心的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但企业决策往往更加谨慎,更希望规避风险,因此NFT的扩张之路存在不少困难。2022年不会是区块链爆发的一年,它将以平稳渐进的方式继续发展。
即便连接设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但大多数IT组织长期处于防御性、反应式的安全防护模式中,组织很难100% 抵抗勒索软件等带来的威胁。物联网异构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使几乎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安全。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复苏、连接量持续上涨、计算能力要求更高的形势下,2021年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极大超出了预期。但因为尚未创造新的产能在短期内帮助改善供应,2022年芯片短缺的现象将依然存在,对于需求上升的“非接触”行业也是如此。
正如同在高性能计算(HPC)解决方案中,由于工作负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异构计算服务器数量显著增加,异构计算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主流。再看随着万亿参数的AI模型成为常态,行业需要越发强大、越发高效的计算系统,需要系统根据不同工作负载进行加速,目前为止,可以认为AI场景是异构计算落地的关键推动。
边缘计算(包括移动接入边缘计算MEC和通用边缘计算)的部署数量将继续增加,但2022年的部署将主要是早期采用者做出的关键部署,而不是新增长点的出现。其原因是边缘计算用例和财务可行性与5G网络密切相关,当5G与边缘计算服务的可用性尚未在全球形成普遍现实时,边缘计算的采用将比预期的要慢。
机器人控制器供应商将更多提供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硬件加速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解决系统集成问题,并吸引开发人员更多采用现成的控制器和硬件。此外,软硬件优化将为目前各环节分散的市场提供一套标准,加快产品上市时间。按照预测,2022年将有45,000台协作机器人和452,000台移动机器人出货,同比增长65%和51%,预计最终用户将从更紧密的集成中受益。
随着高通用于机器人和无人机的RB5 处理器的推出,支持5G的机器人和无人机将出现,预计5G 将在为机器人和无人机启用设备机器学习方面发挥作用,使它们能够实现高度准确的目标检测、自主导航、面部识别和姿势估计等。此外,这些机器人和无人机可以持续连接到云,使用基于云的分析和存储来执行资源密集型任务。到 2025 年,预计超过 30% 的移动机器人将具备5G蜂窝连接功能。
虽然 ROS 和各种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出现将在短期内带来进步,但机器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专业知识的严重短缺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将对开发和商业化产生不利影响。此刻产业迫切需要在专家资源等方面进行密集型投资,但好的结果并不会很快发生。
仿真软件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应用程序的供应商正在从仅提供本地解决方案转变为通过云、通过SaaS提供他们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们强调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包括与客户及他们的技术合作伙伴、供应商进行协作。理论上,将数字线程延伸至外部将加速创新,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当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客户也需要仔细考虑允许谁获得访问权限。
从设计到模拟、制造、组装以及售后服务和支持,数字孪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的解决方案组合。在过去几年中,数字孪生已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主流,而这种成熟程度伴随着新的思想结构,例如大规模使用和实施人工智能、由ISV和其他第三方为生态系统构建工具。按照预测,工业数字孪生的支出将从2022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33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8%。
根据近年的产业发展情况,在工业领域,5G有利于拥有研发资金的大公司进行测试和学习,以此评估其部署方案的成本和收益。但对于更广泛的中小型企业来说,5G仍存在一些各个方面的使用障碍。预计直到2024年,5G才能大规模用于关键生产应用。
不同于食品和饮料等其他行业,采矿和石油公司的许多站点独立于总部运营,站点管理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部署适合其站点要求的解决方案。基于此,解决方案提供商应将站点视为自治实体,在面向垂直领域扩展业务时,将精力集中在与总部的高管层打交道是错误的,他们需要多与各个站点沟通。
2020 年,中国供应商占所有蜂窝模块出货量的76%,在2022年甚至未来几年,中国在该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这种情况下,衡量竞争力和成功的最佳指标正在发生变化,从出货量转移到营业额和盈利能力。因此,模块供应商的战略方向将超出硬件限制,体现在扩展到软件和服务的集成,以及实现对模块产品线的选择。
公用事业实施物联网的主要目标是节能、节约成本、增加运营效率、增加运营服务的价值。
但即便公用事业服务提供商 (USP) 大力推广产品及服务,市场对新技术解决方案的资本支出仍持谨慎态度,更准确地说,这一市场的改革程度更大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和监管政策。
2022年,物联网将继续改变可持续能源市场,包括在风能、太阳能、生物热能和核能发电领域。对于希望降低运营费用,实现能源更高效利用,提供更实惠的绿色能源的绿色技术公司而言,物联网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可能在多个地区开展业务以及交付方式多种多样,此外还有多个运营管理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序列化软件和实时跟踪平台,对很多公司来说,资产及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解决各类系统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痛点,最好通过软件提供商的独特方法来完成,以此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提高资产盘点效率、优化结构减少投入等。
尽管采用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设备规模及发展状况不及预期,关于它的炒作渐渐缓和,有人认为物联网市场后续将由软件施展更大空间,但这并不意味设备创新已经结束。此时,一系列无线电技术正计划进一步实现设备小型化和性能提升,例如基于设备的定位和基于云的定位;又或者AI技术正逐步在设备中实现。
随着我们慢慢摆脱 COVID-19 大流行带来的影响,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价值,未来全球较大范围内有关公共事业智能化的投资及建设步伐将继续加大。
在有源物联网设备的出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基于RFID的物联网产品及业务同样有独特的发展空间,后者近实时和点对点跟踪能力被认为足以满足很多企业需求。
从2019年底到 2020 年底,沃达丰集团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安装数从9900 万增加到 1.18 亿,达到19% 的同比增长率。实际上,连接收入历来占沃达丰物联网收入的75%-80%,没有企业会在物联网连接数量上挑战沃达丰或AT&T。但在附加值领域还有很大空间,在对连接数量没有过多要求的市场,新进入者依然拥有机会。
NB-IoT和Cat-M的出现则使轻量级M2M (LwM2M) 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正如LwM2M基于UDP协议,在NB-IoT网络上具有较低的数据包传输损失。
MQTT 基于TCP协议,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保持持久连接,一般在工业制造领域占主导地位;LwM2M基于UDP协议,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不保持连接,通信基于请求/响应模型,通常在在公用事业/能源领域表现出色。因此,MQTT和LwM2M本就是迎合不同的应用领域存在的,无法互相取代。
由于独特的精度、鲁棒性和可靠性, UWB重新引起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精细的定位技术。这包括设备到设备和设备到基础设施应用的组合,应用场景包括车辆远程开锁、室内定位、资产跟踪、智能家居等一系列新兴的智能建筑、智能城市、工业和其他物联网应用。虽然UWB发展上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标准化、互操作性、设备可用性、市场教育等,但很明显UWB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辆当中。
在实时定位系统环境中,UWB将继续增长。各大厂商正致力于推动UWB在工业、仓库和物流以及运动跟踪等高精度定位应用中的发展。根据ABI Research预测,2022年UWB的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5亿,到2026年将增长到15亿。
5G将连接性与高精度定位相结合的能力有可能显著提升5G推广的价值主张,并在各种企业中实现新的基于位置的服务。在垂直领域的终端市场上,如制造业、医疗保健、供应链仓储、运输、石油、天然气和采矿等领域, 5G定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因为它能够将通信和定位结合起来,并且可解决其他技术难以解决的兼容性问题。不过,5G定位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有许多障碍需要解决。
2022年,AI/ML在媒体和娱乐行业的作用将显著增加,如果将视频广告技术计算在内的话,预计2022年的收入将超过95亿美元。由于来⾃直接⾯向消费者的服务的竞争压力,现有企业必须降低成本、限制客⼾流失并从现有客⼾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价值,因此AI/ML在这方面的作用将增加。AI/ML还将在广告技术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改进个性化和情境感知广告,并作为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尽管当前元宇宙的资讯泛滥,但是2022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有任何相关产品上市。元宇宙更像是一个概念或者愿景,而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实现日期的成熟目标。虽然,许多科技公司正在构建他们的“元宇宙”版图,但这个多元宇宙没有完全互联,还没有广泛采用开放标准和完全接受扩展现实(XR)。元宇宙的“完整”形式开始形成可能需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虽然在过去十年中,将传感器引入智能城市的进展缓慢,并未达到显著增长的规模。但随着边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城市有望从捕获的数据中获取更多洞察和预测,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体验。那么作为前提,基于传感器的城市级解决方案将获得青睐。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人们感觉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以往更为强烈,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碳中和等战略规划摆上台面。基于此,新型创新技术将率先被思考用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助力推动节能战略的实现。
循环经济原则在城市和城市管理者中越来越受欢迎,但它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有进一步的概念证明(POC)和有意义的衡量方法之前,预计循环经济不会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连接性、物联网和数据处理的增加将帮助我们了解城市中物品和服务的循环性,城市层面的数据是循环经济成功的关键。
即便很多城市项目因复杂性、高成本等原因停止发展,但围绕智慧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依然强大,将在未来几十年逐步且不可逆转地推动城市智能化进程。
按照规划,Matter 规范和支持它的第一批产品将在2022 年上市。该项目背后的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的联合力量不仅确保了他们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的随时采用,而且还吸引了超过 200 家公司来开发和准备 Matter 以供采用。2022年,Matter将对智能家居产业产生关键影响。
尽管社交/伴侣机器人技术潜力巨大,尽管像亚马逊这样的参与者可以为新兴技术市场带来规模、定价和知名度,但2022 年不会是该行业所希望的突破年。其原因是,市场必须确定对关键定位人群的吸引力,产品仍然要在外形尺寸、功能/能力和最终用户的体验感等方面继续磨练。
此前,自动驾驶功能通过在车辆价格之上收取一次性费用实现:比如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 (FSD) 增加了 10,000美元的购买费用,但高昂的价格恰巧阻碍了自动驾驶功能的广泛普及。此外,一次性费用不会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经常性收入,他们正在推出通过OTA按需激活新功能的订阅计划。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订阅是否包括硬件成本,或者客户是否必须预先支付费用,但汽车制造商将通过订阅将自动驾驶功能货币化,使2022年将成为商业模式转变的拐点。
根据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对自动驾驶的定义,2 级应用可以是转向、加速和制动辅助的任意组合,只要驾驶员保留其作为监督者的整体责任和角色。这为 OEM 提供了推出越来越多的自主功能的机会,将他们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大量投资货币化,而无需新的无人驾驶监管环境,或者让自己承担无监督自主功能带来的责任。
对照此时原始设备制造商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供应链危机之中,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前景仍需数年时间,实际上,自动驾驶技术的最大机会将是未来几年由驾驶员监督的半自动应用。
由于关键半导体的短缺,汽车供应链仍然无法满足被压抑的需求。产能有限、专有设计和不透明的需求信号等因素延长了汽车行业的半导体危机。ABI Research预计新车销量在2022年仍然不会回到 2018 年的9000 万辆大关。
尽管有大量汽车制造商宣布从 2021 年起将在其整个汽车系列中实施谷歌汽车服务 (GAS),但他们对于将其实施到量产汽车中一直非常谨慎,目前大多数公司选择将其部署在选定的高端或小批量车型中作为“实验”。基于缺乏差异化、对用户数据所有权的争论、对谷歌是否会长期致力GAS研究的担忧,企业的决策大多谨慎。从目前进展来看,2022年不太会是GAS大规模部署的一年。
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企业希望通过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自动化软件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应对材料和资源变化带来的压力。机器换人成为潮流。
随着各国经济陆续从疫情中恢复,预计更多的公司将建立多级分销网络、集中规划、模拟能力和情景规划等流程,利用数字解决方案赋予供应链具有敏捷性和弹性,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此前,大流行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方方面面,使供应和订单量极度波动,结合其他相关原因,很难确定这种中断将到合适结束,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趋势将持续到2022年底甚至更长时间。
目前存在多种持续的风险因素影响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物品短缺问题,例如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结束,例如各国对能源消耗的控制,例如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稳定等。
未来几年,Wi-Fi 6E 将在智能手机、PC、⽹络设备、平板电脑和家庭娱乐等设备类型中出现⼤幅增长,预计2022年芯⽚组出货量将大幅增长。该技术基于6 GHz频段,从而实现高速传输、低时延、高容量等特点。AR/VR、医疗保健、教育和零售等市场将推动 Wi-Fi 6E 的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Wi-Fi 6E芯片和设备公司在2022及接下来几年进入市场,大量Wi-Fi 6E设备也将进入市场。
尽管 Wi-Fi HaLow在2021年底之前获得新的认证,从⽽使产品获得认证,但该技术在未来 一年内不会出现快速的增⻓。虽然Wi-Fi HaLow有很多技术优势,但是要从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的竞争技术那抢来市场并不容易,基于这一点,也导致很少有大公司专注于开发Wi-Fi HaLow解决方案。因此,HaLow 也需要⼀段时间才能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