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以分享的心态自由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当在意的事情多了之后,朋友圈就变成了一个需要经营的地方。心态逐渐在转变,我们也在逐渐地失去朋友圈自由。
在朋友圈中从随心所欲到纠结谨慎再到自我解脱过程,可能会体现在朋友圈的设置当中。
01
“我的朋友圈部分人可见”
唐唐是个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摄影照片同学。
她并不追求自己拍的图片构图多么完美,色调多么和谐,场景多么有趣。因为在她的朋友圈里,每一张图都只是代表着一个故事。她也只想以一种分享的心态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一天,唐唐由于课程原因加上了自己的老师的微信。而她的这位老师是一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并且对此有一定自己的见解。
当唐唐知道这件事情后,心中就有了一丝忌惮,觉得自己是在班门弄斧。所以每次发图前她都会百般斟酌自己拍的照片,以至于她发朋友圈时都会怀着交作业的心情。
唐唐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于是她决定,分组发朋友圈。
如果每次发朋友圈前都要思考一下要屏蔽哪些人,那自己不知不觉的就迈出了失去朋友圈自由的第一步。
02
“我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小落发朋友圈的频率很高。她把朋友圈当作自己的日记本,习惯在里面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论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每次她重新翻自己的朋友圈时,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先前小落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当她放眼去看别人的动态时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几乎没有人有发朋友圈的习惯。于是小落的心态发生了一丝变化。
“我每天细枝末节的小事都会发朋友圈,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太过张扬。”“我发朋友圈的频率这么高,大家会不会像讨厌广告一样讨厌我的朋友圈。”
在这些想法出现后,小落再次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时就没有从前翻看回忆录的感觉了。她觉得,自己发文在别人眼中好像不是再分享,而是打扰。于是她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
事实上,大家并不是像小落想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小落因为别人而改变了自己。在设置朋友圈可见天数的时候,其实是在限制自己的朋友圈自由。
03
“我关掉了朋友圈”
一天阿本收到了一条朋友圈的消息。他以为是自己的朋友圈被点了赞。打开之后发现是同学赞了别人了朋友圈,而自己的朋友圈就紧随其后,却并没有收到赞。
这本来只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可是连续几天阿本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开始变得在意起来:为什么我们两个同时发了朋友圈,而我却没有收到赞呢?我是不是很不讨人喜欢呢?
每次发完朋友圈,阿本都会陷入到这样的漩涡当中。以至于他发朋友圈前都会思考别人会不会喜欢自己发的内容,这其实已经束缚了他朋友圈的自由。
他告诉过自己没有必要在意,但是他始终做不到。于是阿本选择了关闭朋友圈。他不想再被朋友圈束缚住了。
关闭朋友圈后,阿本感到特别轻松,因为他看不到就不会在意;关闭朋友圈后,他就彻底地失去了朋友圈自由,但这也能让他快速地自我解脱。阿本想要真正的释然,只能努力改变自己看待朋友圈的心态。
原本发朋友圈只是一种表达自己看法和分享自己生活的行为。但有时由于自己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原本很随性的一件事情变得拘谨起来,让我们渐渐失去了朋友圈自由。
在朋友圈里不迫切地关注别人而更多地关注自己,就会发现朋友圈依然是一个很清爽的地方;在朋友圈里不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更多地享受自己,我们就会重获朋友圈自由。